

阿金姐工作坊
Hakka
阿金姐的由來
I'阿金姐從閩南家庭嫁到客家庄的媳婦最初向婆婆學醃梅子,是為了家人愛吃,並將部份分送 親友,意外的深受喜愛紛紛請她代醃,而引發做生意的念頭,早期的辛苦經營在一路的堅持中,得到許多人的肯定與支持才有今天的我們。
阿金姐工作坊客家文化

與 摩斯漢堡的合作
桔科雞腿堡/紫蘇梅雞腿堡
I'm在2010年和2011年曾分別推出桔香雞腿堡、紫蘇梅雞腿堡,用的就是阿金姐家的產品,摩斯與阿金姐洽談長期大量訂購產品的可能性,可惜基於「品質控管」的考量,這項合作沒能繼續,擔心量大就無法細細的監督品質,品質重於一切。

阿金姐
讓客家桔醬融入世界飲食
一系列的客家特色商品,無論是桔醬、香桔汁、茶梅、紫蘇梅及醃梅等,這些代表客家飲食文化的商品都出自這位客家媳婦阿金姐之手。

純天然
客家本色,回饋在地
為了幫助農民而契作方式收購酸桔,唯一的條件是要求農民不使用農藥種植,為了確保食品安全的觀念,在製作桔醬也秉持不添加色素、糖精及防腐劑的作法。

阿金姐工作坊用心 創新
「每位嚐到我們家產品的人,都像家人一樣,我希望他們可以更健康」
阿金姐堅持一個原則,那就是絕對不添加防腐劑、人工甘味劑與色素等添加物。
從自家廚房醃梅開始,阿金姐開發多種梅漬產品。醃漬梅需要長時間醞釀,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醃製出最入味的梅,因此今日所食用的紫蘇梅,是沉靜一年後所淬煉出的精華美味。這樣的傳統老味道,藉由阿金姐的情感以及用心,傳承至每位顧客的心中。
桔醬與香桔汁的誕生,則是一場美麗的誤會。
家裡人對外面販售的桔醬印象不好,總覺得有種怪味,很排斥桔醬。因此剛開始受到家人的反對。但在成功研發以後,保留住桔子單純的原味,他們就此改觀,原來桔醬是這麼的的美味。而香桔汁則是因為客人誤將桔醬拿來泡茶,一通投訴電話讓阿金姐有了研發香桔汁的想法,推出後也受到熱烈歡迎。

阿金姐在做施與得
回饋社會
I「我們不是一定要成為多大的企業,而僅有單純的小力量,回饋社會。一路上,我們遇到太多貴人了!」
阿金姐在原料的使用上,是以保證價格的方式直接向 農民購買。因此原先要被低價售出的良果,又有了新的機會,經由阿金姐的巧手,他們成了傳遞美味的精隨,也為農民們開拓新的產銷道路。
另外,也有多樣回饋社會的活動,針對二度就業的婦女或是失業人士,開創創業輔導班;參與世光教養院、家扶中心等的義賣活動,只要有機會可以幫助人,阿金姐就會不遺餘力的付出,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,一點一滴貢獻及改變社會。 「我們不是一定要成為多大的企業,而僅有單純的小力量,回饋社會。